您搜尋的 引產 ,共有 93,916 筆結果
孕婦們在產檢的過程中,聽到催生或引產往往都有一些莫名的恐懼,不只是孕婦自己,有時家中的長輩甚至表明絕對不接受催生,筆者在照顧孕婦時也常常遭遇這個困擾。究竟催生和引產是什麼?有何危險?又有何必要性呢?為什麼大家那麼怕它?今天就來分析這些盲點,解開各位不必要的心結。 引產≠催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引產和催生是不同的,兩者之間有根本上的差異!然而其中細微的部分,有時連醫護人員也常常混淆。從英文原文和定義上來說,所謂引產,英文是Induction,意思是在自然的產程產生前,引發產兆;催生的英文則是Augmentation,本身就是強化的意思,也就是說產兆已經自己發生,但是其強度不足以推動產程,因此予以加強。這樣去看,其間的差別就很明顯了--引產是以主動的、積極的作為來介入,而催生是被動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應變。 同樣用兩個簡單的英文來解釋:引產就像“Excuse me!”,而催生就像“I am sorry!”,這樣大致就把「引產」和「催生」界定清楚了。 那麼為何大家都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呢?因為所用的藥物類似,甚至可以是相同的,而結果也都是要幫寶寶生出來,所以就算是不區分也沒有什麼關係。而且其實大家所說的催生絕大部份都是引產呢!筆者還發現「引產」的台語還真不知怎麼念,無怪乎大家都說「催生」了。所以下文所述也不再刻意區分。 產婦不願意引產的三個迷思 1. 引產違反自然原則? 談到大家不願意接受引產的理由,第一個往往就是「崇尚自然」,認為引產是不自然的方式。要解釋這個,就要從引產的理論基礎說起。 近代產科之所以發展出引產的觀念,主要就是由於產科學的進步以及超音波的發展。 由於產科學的進步,我們知道某些情況可能會對胎兒有危險,胎兒離開母體較留在母體內更為有利;而超音波的進步,更讓我們能精確評估胎兒的狀況,使得前者的判斷有根據。 【其實引產的目的,就是在考量到孕婦希望自然生產的意願之下,兼顧到母體和胎兒的安全。】 【因為想要自然而不願引產,結果可能會導致更不自然】 2. 引產會比較痛? 【安全情況下,痛得密、痛得強,產程就快】 【心理作用佔很大因素】 3. 引產會傷到小孩? 【專業監控得宜,引產催生的風險其實和自然待產一樣】 引產的痛都痛了,最後還是剖腹?聽聽醫生怎麼說…… 認識醫生所使用的引產藥物 找一位好醫師很重要! 以上所談論的,希望能對大家心中的疑惑有些幫助。然而近年來由於醫療環境丕變,醫師動輒得咎,不少醫師已經傾向於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大願意主動去勸病人引產了。無論如何,還是一句老話--找到一位口碑好、您信得過、且願意和您溝通討論的好醫師,和他(她)好好地商量,這樣大概就不會錯了! http://www.mama123.com/e/ea/ea0301/ea03010102.php3
Vicky[佑馬麻] 發佈一篇 網誌
鼠來寶-住院引產
為母則強是所有媽媽共同點,但當失去了寶寶,媽媽的堅強可能也跟著瞬間瓦解。許多女性曾經歷引產、小產的哀傷, BabyHome15位過來人媽媽分享真實的心路歷程,看她們如何面對困境,走...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小寶貝現在已經17週了但因為一些因素已經決定要做人工引產今天跟醫生約了週五就要住院了可是我的家人都不在我爬文看過要準備產褥跟產墊之類的但我手頭沒有那麼多的預算我是去...
眼淚快枯乾,怎麼樣都不敢相信原本因為染色體異常想放棄時,回診所在照超音波醫生卻說沒心跳了?無緣,真的無緣?胎死腹中引產後需要報戶口?能夠申請什麼補助?需要準備什麼?工作能請多久的產...
最後一次mc是12/101/29第一次產檢,有心跳今天2/12,原本要去拿感冒藥,沒想到醫生檢查後竟說寶寶沒心跳了..難過了整天,但還是得處理後續的事醫生說因為胎兒還小,可以用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