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搜尋的 50 ,共有 80,667 筆結果
軒翔媽媽 發佈一篇 網誌
流放的老國王 摘自18頁 常有人說失智症患者就像小孩子一樣,這實在令人生氣.因為一個成年人不可能會倒退發展成小孩,而往前發展卻是小孩的本質,小孩習得能力,失智者卻是喪失能力,與小孩相處會清楚看見什麼是進步,與失智症患者相處卻只會看見退步. 摘自144頁 晚年是人生的最後階段,可說是一種不斷變化.又必須不斷重新學習的文化形式. 就算有一天父親無法再教導孩子些什麼,至少還能教他們知道年老又患病所代表的意味.在良好先決條件下,這對父親和孩子也至關緊要,因為人們只能在活著的時候試著去了解死亡的意義. 我想到我的父親或者是我,會不會老時也失智,而帶給家人如此大的麻煩呢?
心恩媽咪 發佈一篇 網誌
面對還是要搬家的結果,我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來到法國這六年多,我一直在學一個功課, 到這幾個月來”感覺”學得比較好了, 所以特別跟大家分享,就是: 當面臨選擇時,用一樣的百分比去看待。 為什麼呢? 當我發現我的心偏向某一邊時, 就沒有空間讓上帝在生命中做工了。 一直以來,我跟建中都很希望有一天能搬回Nancy去, 那裡有跟我們情同家人的牧師一家, 和一直關心我們的教會弟兄姐妹, 搬到Metz後,我覺得離這個夢想近了許多, 時間點似乎也接得剛剛好, 然而我也發現,我開始不願意接受任何要遠離的可能性, 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很糟糕!它讓我不支持建中其它的計畫, 所以我決定把這個夢想的主權交給上帝, 讓祂帶領我們未來的每一步, 因為這樣的放下,讓我們勇於面對變動; 因為這樣的放下,建中在申請實習時多了很多的可能性; 因為這樣的放下,在比較二者優劣時,可以更清明。 這次面對盧森堡跟尼斯, 我就很努力地分配一半一半給兩個地方, 不否認一開始我是很希望可以不要搬家的, 這樣可以省錢/事,不用重新適應環境,離朋友都不太遠… 然後我發現自己偏心了,就想想尼斯的好, 氣候、陽光、大海、南法的景點… 越想我越發現,當我的心越正, 就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情期待接下來的發展,並對結果感恩! 這樣的50%對50%法則也適用於回不回台灣這件事上, 很多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 有人說:「待的越久,就越難回去。」 也有人說:「國外的教育制度/生活環境/福利措施…對孩子比較好…」 我不否認我跟建中回台灣時會不習慣, 但,我還是很努力地讓心維持在50%對50%, 當還在法國時,好好珍惜每一天! 即使明天就回去,也不要覺得可惜… 這是我還在學的功課,希望可以越學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