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搜尋的 孩子 ,共有 214,870 筆結果
うび 五口之家 發佈一篇 網誌
1、事先把合理的懲罰後果告訴孩子 每次6歲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媽媽都會告訴她,如果她們兩個有一個人哭鬧耍賴,或者兩人發生爭執,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帶依依去公園,她的媽媽也會事先告訴她,如果在娛樂場她跑到離父母太遠的地方,就必須離開遊樂場。這種方式對依依來說非常有效,每次她都會按照媽媽的規定去做。她的媽媽認為這是因為依依知道媽媽肯定會說到做到。 理論上講,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能夠使孩子明白行為和後果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教會他什麼是責任--承擔這個後果就是他的責任。如果父母決定使用這種處罰方式,那麼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釋清楚後果將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 然而,有時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並不能先知先覺,那該怎麼辦呢?合理的反應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父母就必須針對這個行為想出一個適度的處罰結果,然後馬上執行,決不能緩行。比如說,你帶兒子去超市買東西,他總是在貨架的過道跑來跑去。此時錯誤的做法是,對他說:“下一次買東西你必須坐在購物車裡了!”,正確的做法是,馬上就把他抱進購物車裡,告訴他這一次就必須坐在裡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別待遇 3歲的樂樂非常喜歡看書,他的媽媽說,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覺前把故事書拿走,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他媽媽的經驗是:每天晚上睡覺時間一到,她就把樂樂喜歡看和想讓媽媽講的那幾本書堆放在一起,告訴樂樂:“如果你按時刷完牙,洗漱完畢,按時上床,那你就可以看這些書。”如果樂樂一次不合作,他的媽媽就拿走一本書。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歡的一些特別待遇呢?比如看哪一個卡通,玩某個玩具,或者想晚上9點上床睡覺而不是8點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你也可以剝奪這個特權。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剝奪太多,時間過長。 對於那些6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這種處罰方式僅限於1天,而不是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1天的處罰是讓孩子每天都約束自己,知道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和同伴打架呢,還是選擇和睦相處。處罰時間不宜過長的另一個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幾天過後就心慈手軟了,這就會危害到處罰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過三 如果想讓孩子事先認識到一個重大的必須承擔的後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歡的玩具,失去他的最愛,那麼“事不過三”處罰方式的效果就會更好。每次孩子調皮搗蛋了,不必說教,只要告訴他:“我們都不該打人。這是第一次!”,然後明確警告孩子重大的後果是什麼。當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時候,就告訴他:“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時候,告訴他:“這是第三次!”,然後馬上實施預先警告的那個處罰。 也有人嘗試過對於3到6歲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張紙上畫3個笑臉,然後把它貼在牆上顯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夠經常看見的地方。當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為,就在一個笑臉上畫個'X',並且在下面寫明他的不良行為是什麼。如果所有的笑臉上都畫了叉,那麼孩子就會失去他的一個最愛。一些父母嘗試這種做法後,驚奇地發現在笑臉上畫叉,對孩子來說效果太強大了。 4、對於好的行為有所獎勵 寧寧的媽媽一直對3歲的寧寧使用獎勵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寧寧的媽媽都會提醒寧寧,在家裡玩最重要的規矩就是:一不能打小貓,二不能在沙發上亂蹦亂跳。如果寧寧一天都沒有違反這個規矩,那麼他就得到一個獎勵:多看一個卡通,或者今天多講一個故事。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種不能得到獎勵的壓力,他就能夠約束一下自己的行為了。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獎勵方法和畫3個笑臉的方法結合起來了:他們先把一些獎勵品放在盒子裡,如果一天下來三個笑臉全都被畫了叉,就拿走一個獎勵品。目的是讓孩子有一種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為使所有獎勵品都完整無缺。總而言之,無論父母選擇哪種獎勵方法,都必須確保獎勵的物品適宜孩子的年齡,而且能夠足夠吸引孩子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給孩子獎品的時候,不要忘記表揚他的好的行為。 5、對於不好的行為開罰單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為會有獎勵的含義,那麼他也就會懂得自己要為不好的行為支付罰金。通常5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錢的獎懲方法了。孩子們非常渴望能夠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很有效果。 父母可以張貼一張表格,說明各種不良行為的罰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收拾玩具罰金為一個一元銅板,和同伴打架罰金為兩個一元銅板。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說髒話了,就讓他上繳罰金,放在一個預先准備的罰金罐裡。 6、追加一些家事 有的孩子會為了躲避他不喜歡的家事,就選擇服從於父母的規矩,表現得很合作。6歲的小青就屬於這一類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為,他的媽媽就會要求他:“過來,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讓他負責拿簸箕,一起掃地。 當然,給孩子加的家事要與他造成的後果相關聯比較好,別讓孩子認為家事本身是一種懲罰。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沒有做過的家事,當作對他不良行為的一種懲罰。例如事先准備好一列家事清單,羅列出3~4個孩子最不喜歡的家事--掃地或者把玩具分類收拾好等等,那麼孩子就能預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為將會招致哪種後果。 7、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換到其他事情上 有時候,父母把孩子帶走,離開當時的處境,反而能夠使他冷靜下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旦孩子犯錯,有些父母就喜歡針對問題喋喋不休地說教。與其這樣,還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換個環境。走一段時間過後,再告訴他:“我很愛你,但是我決不允許你打人。” 有的人或許會產生疑問:這就是對孩子打人的懲罰?這明明沒有任何懲罰呀?確實沒有任何懲罰,因為父母用各種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終目的是給孩子的過激行為降降溫,使他不要再有這些不好的行為了,所以,一些低調的緩和方式有時也可以試用,也許就足以達到你們期望的效果呢。 無論父母使用哪種管教方式,都應該事先跟孩子解釋清楚。不要等到孩子一犯錯,才開始管教,懲罰孩子。如果沒提前給孩子說清楚定的規矩是什麼,哪些行為是將受到懲罰的,那麼孩子就對不良行為沒有任何認識和概念,也不知道大人對他行為的期望是什麼。而父母呢,一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就很有可能反應過激,從而使用較為嚴厲的懲罰方式對待孩子,不過,懲罰過於嚴厲,將很難堅持到底。 如果試圖嘗試一種新的管教方式,即便它一開始並不見效,也要堅持2個月看看效果。很多父母在嘗試一種處罰方式的時候,如果使用幾次,發現它對孩子並沒有效果,就會改用其他的方式了。事實上,總是變換不同的方式,其結果是使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堅持反抗到底,父母最終會認輸,放棄懲罰他了。 更多文章:http://linjushin.pixnet.net/blog
peach 發佈一篇 網誌
最近婆婆身體微恙,而且感覺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直以來,婆婆都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隨著她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健康似乎已大不如前了.......這陣子看Papa在處理婆婆的事情時,我常想公婆有他這樣的兒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Papa是他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個哥哥姐姐,不知是不是因為是老么?天生比較會撒嬌、逗他父母開心,Papa是公婆非常寵愛的小兒子,但我想更因為他真的很貼心,會三不五時打電話問候父母,會吆喝兄弟姊妹聚餐、出遊,製造一大家子在一起的機會讓老人家開心,因此雖然公婆沒有跟我們住在一起,大小事情卻還是習慣找我們處理,前陣子也是他提議幫公婆安排健檢,去醫院檢查也都是Papa覺得要有年輕人陪,跟醫師討論,忙碌的他就自己排開事情陪他們去,這次婆婆會住院也是Papa覺得不對勁,回家帶老人家去住院檢查,其實Papa的哥哥姐姐也都很孝順,但就是少了Papa那份主動和貼心,最近因為婆婆身體狀況的關係,不適合再煮飯(婆婆每天煮飯給公公和同住的大嫂一家子吃),也是他這小弟站出來找大嫂二嫂商量,安排三個媳婦輪流煮飯,我總覺得老么的他除了有老么的貼心,還有著像個家裡老大哥的風範,我希望將來三個孩子都要像爸爸,有那樣的貼心和孝順,那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媽媽了........
水妖 發佈一篇 網誌
這個周末小毛吃飯的狀況都很不錯 不但自己吃而且都吃光光 我鼓勵她說要寫在聯絡簿上 禮拜一團討的時候請老師讓大家為她拍拍手 我一邊寫一邊唸給她聽: "這-兩-天-小-毛-吃-飯-都-很-乖..." "可以吃餅乾~~" 滿腦子只有零食的小毛自己加上這句 真讓我哭笑不得啊! ------------------------------------------ 晚上豆豆無聊吵著人家陪他玩的時候我正在忙 請小毛拿鈴噹給弟弟玩 一向護弟有加的小毛馬上把鈴噹塞到弟弟手上 豆豆當然又是拿到嘴邊開始吃 吃一吃舔到鐵製的鈴鐺那邊 我趕快跟小毛說 "妳拿起來搖給他看 不要給弟弟吃" 邊整理東西邊想:怎麼都沒聽到鈴鈴鈴啊? 回頭看小毛 她正很認真的把鈴鐺拿到嘴邊 "咬"給弟弟看呢! 寶貝,妳真是太可愛了啦!哈哈^^
小貓貓 發佈一篇 網誌
晚上上完YAMAHA 一回家我開門~~照例是阿但會衝過來開門 抱我~~但是今天他一抱住我就開始哭了~~我跌倒了撞到頭了~~我趕緊給他秀秀呼呼抱進房間讓他哭一下~~心理到有點高興他會這樣表達~~以前要是我回來 是我媽跟我說他跌到~~我問他 他只會恩 恩 ~~~不會像這樣會灑嬌事後哭~~~~一邊哭一邊說他要睡覺了~~他現在會因為哭就說他要睡覺~~後來我讓他在房間躺一下 我上廁所一下子~~聽到PENNY在喊 我就順勢說 你幫我呼一下弟弟 我先上廁所~~~等我上完從門縫看她們兩個都躺在床上面對面~~PENNY一隻手一值在幫阿旦柔額頭~~一邊問還痛嗎 阿但就點點頭 ~~PENNY就一直柔~~~感覺好親密~~等我走進去 我以為阿旦睡著了~~不過沒有睡 PENNY還幫他拍拍想要讓他睡覺~~真可愛~~現在放假~~阿旦簡直是PENNY的洋娃娃一樣~~兩個整天就一起鬼混~~真可愛~
77乳加 發佈一篇 網誌
《孩子》 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說,請給我們講講孩子。 他說道: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 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 儘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並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 因爲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們可努力仿效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 因爲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於往昔。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瞄準無限之旅上的目標,用力將你彎曲,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 讓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彎曲吧; 因爲他既愛飛馳的箭,也愛穩健的弓。 紀伯倫-《小孩》
Julia 發佈一篇 網誌
在我原先的人生規劃中沒有想過要生孩子的, 不然, 我也不會等到現在這把年紀了才來生... 想想, 我都快死了, 小孩才幾歲ㄚ... 而且, 養小孩的責任很重大耶!! 不是像在跟別人家的孩子玩那麼簡單的... 要擔心他身體好不好, 要擔心他功課好不好. 擔心東, 擔心西的... 現在, 我只希望女兒能快樂的成長... 怎樣算快樂呢? 我也不知道... 大概就是, 書讀不好, 那就要會搞笑之類的吧!! 讓世界和平, 大家開心好了... 這種希望會不會讓女兒覺得壓力更大了?? 如果她要當同性戀, 很好ㄚ, 反正男人也沒幾個好東西, 若要去當檳榔西施, 很好ㄚ, 但是要當身材最辣, 臉蛋漂亮的那一種, 就是要當檳榔西施中的鍾楚紅啦!! ㄏㄚˊ, 不知道誰是鍾楚紅? 反正就是要美得有氣質啦, 不能因為賣檳榔就自暴自棄的啦!! 這種希望會不會也有點太偉大了??
Howard and Van 發佈一篇 網誌
又是一年一度的12/25了~ 相信這樣的對話可能也在每個家庭出現過: 「馬麻~聖誕老公公是不是就是每個人的爸爸媽媽啊?」 「你這麼說也沒錯啦~就像去年你們太晚寫信與聖誕老公公許願,而讓他來不及準備。所以,他也只有請爸爸媽媽幫忙囉~~」 過了一會兒~~~ 我們問她: 「那麼…你今年還要不要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呢?」 「不了~~因為那還不是花爸爸媽媽的錢啊~~」 又過了一會兒~~~ 她認真的說: 「嗯~~~我決定還是早點寫給聖誕老公公,這樣他就來的及準備啦~~~」 雖然她們年紀將漸漸步入青少年,但…很開心的是,她們的心裡…還是孩子!
Howard and Van 發佈一篇 網誌
又是一年一度的12/25了~ 相信這樣的對話可能也在每個家庭出現過: 「馬麻~聖誕老公公是不是就是每個人的爸爸媽媽啊?」 「你這麼說也沒錯啦~就像去年你們太晚寫信與聖誕老公公許願,而讓他來不及準備。所以,他也只有請爸爸媽媽幫忙囉~~」 過了一會兒~~~ 我們問她: 「那麼…你今年還要不要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呢?」 「不了~~因為那還不是花爸爸媽媽的錢啊~~」 又過了一會兒~~~ 她認真的說: 「嗯~~~我決定還是早點寫給聖誕老公公,這樣他就來的及準備啦~~~」 雖然她們年紀將漸漸步入青少年,但…很開心的是,她們的心裡…還是孩子!
Annabell lin burgess 發佈一篇 網誌
教育孩子,本來就應當有賞有罰! 只是啊,礙於我們的工作環境, 每當杰宏又幹了啥不應該的行為時,總是不能夠立即"處理" 所以呵~ 媽咪就製作了這一張《好孩子/壞孩子》評量表,貼在櫃檯前... 賞善罰惡,標示分明 若是一天總結算下來~ 好孩子的部份積分較高(在扣掉壞孩子的次數之後) 那麼科學弟就可以選擇馬上兌換零食還是予以累積點數 呵呵~~ 說到累計呀~ 這可有趣了... 科學弟這傢伙呵,他大爺已經會自個兒上網"google"喜歡的玩具了 只要是他看上的玩意兒了~這小子就會自行加入我的最愛... 再請媽媽予以"標價"! 比如說~~ 附有雷射光的玩具槍需要好孩子30點 摩比越野賽車需要50點 有了目標,杰宏小子的配合度自然就高出許多了... 但是呀!這個制度實施在沒幾天之後 這個欠扁的小鬼又開始變油條了... 當阿舅說:"杰宏,你幫忙把這盤泡菜端給第三桌的客人!"時 這小子居然好整以暇的敲敲貼在櫃檯的評量表 露出足以讓大伙兒氣得斷腦筋的表情說 "請先付款!!謝謝!"
Howard and Van 發佈一篇 網誌
又是一年一度的12/25了~ 相信這樣的對話可能也在每個家庭出現過: 「馬麻~聖誕老公公是不是就是每個人的爸爸媽媽啊?」 「你這麼說也沒錯啦~就像去年你們太晚寫信與聖誕老公公許願,而讓他來不及準備。所以,他也只有請爸爸媽媽幫忙囉~~」 過了一會兒~~~ 我們問她: 「那麼…你今年還要不要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呢?」 「不了~~因為那還不是花爸爸媽媽的錢啊~~」 又過了一會兒~~~ 她認真的說: 「嗯~~~我決定還是早點寫給聖誕老公公,這樣他就來的及準備啦~~~」 雖然她們年紀將漸漸步入青少年,但…很開心的是,她們的心裡…還是孩子!
Yolanda 發佈一篇 網誌
泡完湯我們就去冬山找簡董,好久沒去他家,位置沒變,但是有種人事皆非的感嘆,簡爸爸中風身軀消瘦,簡家大宅因為颱風的關係,外觀全面大改裝,不變的是,狗狗一樣多,狗狗依舊熱情迎接我們,而我們母女三人依舊嚇得哇哇叫。 在簡家,跟簡董、簡太聊了一會兒,就是憶當年,搬來台南後,老公常拿簡太來鼓勵(激勵?鞭策?刺激?...)我,但當老公今天對簡太說:她就跟妳一樣啊,妳剛到宜蘭時也是什麼都不會,現在她會騎車也會開車了啊! 嗯。。。。。。我在想,這是在誇獎我嗎?那可以在正面一點,直接一點嗎? 晚上簡董帶路東拐西彎地,我們都在猜他是在帶我們遊車河嗎?最後遊到了野孩子。 簡董說,野孩子的老闆夫妻是他的高中同學,老闆因為重考的關係,也是我們世新學弟,ㄟ....明明我就是四個人當中年紀最輕的,可他們3個都要叫我學姐捏,呵呵呵呵。 野孩子腹地廣大,店內店外都很大,裡裡外外加起來應該超過5、600坪吧,不過,我們去時天色已晚,不宜在外遊蕩,還是乖乖在屋內吃東西 野孩子雖然地處偏僻,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讓我們懷疑到底誰知道這裡啊 但別懷疑,他生意可好的,我們雖然仗著是老闆的高中同學,大學學長,還等不到位置,等了好一會兒才有位置坐。 再來介紹我們今天的晚餐,真是豐富,每道份量都夠誠意,當然不是因為我們是惡勢力,是真的很有誠意的份量 我點的火鍋,份量多到我看了都飽 薯餅 香腸 這道哇啦哇啦的一長串菜名 不就是多力多滋嗎 簡董的牛肉漢堡,好高喔 我們又在打趣地說,約會一定不可以點這個喔! 水果優格鬆餅 我頗愛,但不太受文文、婕羽青睞,文文只攻鬆餅,婕羽專攻水果 再來就是今晚的成員 有夠認真地點菜,到底是看得懂看不懂啊! 簡ㄚ伯又開始搞笑了 文文從小就超捧簡ㄚ伯的場,簡ㄚ伯隨便講什麼,她都笑個不停,現在連帶帶動婕羽也會笑個不停 來囉來囉!簡董說照片不可以外流,我說不會外流,今晚的照片只會上傳到FB,並標註他的名字,哈哈 雖然拍得不好,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老公、簡董和簡董同學在屋內聊天,兩個孩子在屋外筵廊下嬉戲,我坐在一旁看著他們... 這三個男人的MEN'S TALK延續到10點多,還依依不捨,很難畫下句點,可我們真的累了,還要回台北呢,下次再聚吧! PS.男人也是很搞話的 不要問我野孩子這好去處在哪?一我是路癡,二地處偏僻,所以自己看地圖吧^^
Howard and Van 發佈一篇 網誌
又是一年一度的12/25了~ 相信這樣的對話可能也在每個家庭出現過: 「馬麻~聖誕老公公是不是就是每個人的爸爸媽媽啊?」 「你這麼說也沒錯啦~就像去年你們太晚寫信與聖誕老公公許願,而讓他來不及準備。所以,他也只有請爸爸媽媽幫忙囉~~」 過了一會兒~~~ 我們問她: 「那麼…你今年還要不要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呢?」 「不了~~因為那還不是花爸爸媽媽的錢啊~~」 又過了一會兒~~~ 她認真的說: 「嗯~~~我決定還是早點寫給聖誕老公公,這樣他就來的及準備啦~~~」 雖然她們年紀將漸漸步入青少年,但…很開心的是,她們的心裡…還是孩子!
☆。Betata 。☆ 發佈一篇 網誌
這幾天 小娜娜流鼻水的狀況比較好了 值得說的是...這孩子很乖 昨天中午我們母女倆玩龍博士玩到忘了時間 娜娜才睡一下下就得起床姐姐放學 但是...沒有起床氣 姐姐回家後 還幫姐姐把每樣東西都歸位放好 而且學習上依舊很認真 今天 媽咪得去家樂福採購物品 所以戴著娜娜一同前往 娜娜每次去賣場都很乖 回程的車上 娜娜竟累到睡著了 讓媽咪好心疼 中午很認真的吃了一大碗公的冬粉 然後一直等到吃要時間到吃完藥才肯上樓 這孩子 長大了 真的很乖 希望小娜娜流鼻水快點消失不見喔~ ----------------------------------------------------------------- 對了 一直忘了紀錄 姐姐學校的大哥哥們 不管是替代役哥哥 或是行政哥哥 都很喜歡小娜娜喔~ 而且...哥哥們已經知道小娜娜的名字了 早上遇到替代役哥哥 哥哥還大聲喊娜娜的名字 娜娜笑的好開心喔~ 《RECORDs》 麟麟今天 : 4歳10個月又12天 娜娜今天 : 3歲4個月又13天 日記背景圖提供之大師: 發媽~美瑩 ::2009.09.23 /PM-02:52 紀錄
婉婷 Amy 發佈一篇 網誌
今下午看天氣不錯 帶孩子到後廣場跑跑,玩遊樂設施 上樓時~班上一位小女生頑皮 沿路摸著樓梯間的作品網上樓 結果....不小心被網子下方尖利的刺劃傷 沒有流很多血,但...傷口在大拇哥及食指的虎口中 所以~手指撐開,傷口很大,很深 我和園長看了都傻眼 立即通知家長,並且帶孩子到中興醫院急診 看是否需要縫合 結果....送去 護士看了看說不用 說孩子的癒合很快,擦藥就好 於是,沒掛號,擦個藥就又回來 雖然孩子沒事 但..... 我卻一直撥打電話告知家長狀況 更深深的跟家長道歉 因為沒留意到使到孩子受傷 唉! 有時孩子的受傷 真的讓人意想不到啊!
宅女奶奶 發佈一篇 網誌
上完課要老公來接我.老公說去看婆婆!! ㄧ行人去大姑家.今天運氣不錯.姊夫不再~太好了!! 回家路上.大家在聊天.... 我跟楊靖說:靖阿!!你媽媽如果再升一個就叫楊豫.好不好?哇........一堆孩子笑翻了!!怎麼啦?叫洋芋片!!什麼?洋芋片阿!!不是吃的.是豫.河南的簡稱!! 孩子又大笑~~~怎麼了???楊臻說:奶奶.我們班的老師問我.我跟楊靖的名子是脽取的.我跟老師說乃奶取的!!老師說很好聽.如果媽媽再升一個叫楊豫.老ㄕㄧ定會大笑!!哈哈......... 什麼嘛!!楊靖又說:奶奶如果你再升一個.哈哈..........奶奶不會生了!!那大叔叔生就叫楊蔥頭!!哈哈...... ㄧ路上大家研究.媳婦忽然說:我不生了!!我會瘋掉!! 哈哈.....媳婦也怕!! 點閱次數:
麵包超人媽 發佈一篇 網誌
好幾天沒去保育園啦~~ 今天心情還不錯~~感覺好像還滿想去的~~ 到了保育園後~~你主動去找老師呢~~ 不過看到媽咪要離開~~你還是有掉眼淚~~ (看了真不捨~~不過還是快溜好~~) 下午三點半去接你~~正好你們在戶外玩~~ 媽咪沒馬上叫你~~想觀察你在做什麼~~ 看你在那邊走來走去~~突然看到媽咪~~ 開心的跑過來跟媽咪抱抱~~ 老師說你今天有睡覺(三十分鐘左右)~~ 午餐吃光光~~惟獨かき(柿子)不吃~~ 媽咪心想覺得那悶~~奇怪了~~ 因為媽咪和你都喜歡吃柿子~~ 每次你都跟媽咪搶柿子吃~~怎麼在學校不吃呢~~ 直到寫這篇日記時~~媽咪突然想到~~ 前幾天因為你有咳嗽~~ 媽咪在吃柿子時~~你也想吃~~ 媽咪跟你說你咳嗽不能吃柿子~~ (因為柿子屬涼性食物~~怕你吃了咳嗽加劇~~) 所以買蘋果給你吃~~ 是不是因此拒吃柿子呢~~ 倫倫~~你也太乖了吧~~ 你咳嗽已經好了~~可以吃囉~~ 今晚就弄柿子給你吃~~補償一下吧~~ ▒ 2006 / 10 / 30 17:47 述 ▒
小不點的大腳印 發佈一篇 網誌
今天約了晶敏姐姐她們來桃園玩 幾大幾小就在家耗一整天 大人顧聊天.,一起弄東西吃 沒人顧孩子,,也沒一個孩子睡午覺 3∼7歲大大小小六個,玩一天即然沒聽到吵鬧 六個人上樓,下樓滿屋跑 之前四個人玩也不必大人顧,但三二下又聽到 〔媽媽弟弟又搶....〕 〔媽媽,宣又,,,,,〕等... 一些小糾紛要大人解決,不像今天,和平共處了一天 晶敏姐姐還會講故事給她們聽 六個玩在一起好熱鬧,直到晚上天黑黑了 孩子們還沒停下腳步,還不想回家,, 小孩世界其實很容易滿足,沒帶出門在家也可以開心玩一天 可見〔有伴〕多重要...
珠珠媽 發佈一篇 網誌
(本文摘自《好個性勝過好成績:高EQ小孩的教養秘訣》一書.時報出版)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那些能為孩子提供情緒慰藉的父親,更可能發揮母親所沒有的影響力,對孩子的生命幸福帶來獨特貢獻。 長久以來,心理學家都認為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會參與親子互動的父親—尤其是那些能為孩子提供情緒慰藉的父親,更是對孩子的幸福有著獨特的貢獻。父親對孩子來說,可能會發揮母親所沒有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某些方面,像是孩子與同儕的交往關係以及校內的成績。 譬如,有研究顯示,缺乏父愛的男孩,很難在男性的自信和自制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所以他們要學習自我控制和延後獲得滿足的技巧時會比較困難—這些技巧在男孩長大後追求人際友誼、學業成功和事業目標時,都會變得愈形重要。而女孩的父親能陪在她身邊、並且瞭解她的生活,這些女孩比較不會在未成年時就發生複雜的性關係,而是在成年後才會漸漸與男性發展健康的關係。 研究結果也顯示,父親的影響有著持久的效力。譬如,在一九五○年代開始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曾發現那些在五歲時有父親陪伴並且參與照顧的孩子,長大後要比缺乏父愛的孩子,更具有同理心和慈悲心。當這些研究對象到了四十一歲時,其中那些曾體驗過較多父愛的受試者,也會有比較理想的社交關係—他們擁有更持久、更美滿的婚姻,也擁有自己的孩子,而且會和非家族成員的朋友們共享娛樂活動。 孩子從父親「粗野」風格的玩鬧中學習情緒 許多研究者都認為。父親主要是透過遊戲來影響孩子的。父親和新生兒相處的方式是說話較少,但有較多撫觸孩子的動作,並會以一些有節奏的輕敲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們的遊戲也比較會讓孩子坐上情緒的雲霄飛車—從嬰兒不太感興趣的活動一直到讓他們興奮激動的玩樂都有。相對地,母親逗嬰兒玩的方式以及這些嬰兒所感受到的情緒,則比較平穩。 這些差別會持續到兒童階段,父親會和孩子一起做混戰扭滾的活動,也常常會自己發明一些獨特的遊戲,而母親則較會一成不變地帶孩子玩著可靠的遊戲,像是躲貓貓、看書,或是玩玩具和猜謎遊戲。 許多心理學家相信,父親這種粗野風格的「玩鬧」,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情緒的重要途徑。想像父親是一隻「可怕的大灰熊」,在後院裡追捕一個開心的學步孩子,或是將孩子高舉過頭轉著圈,讓他「坐飛機」:這種遊戲會讓孩子體驗到一點害怕、但同時又好玩刺激的動盪情緒。孩子會學著留意父親的暗示並對之做出反應,以獲得正面的體驗。譬如,他發現尖叫和咯咯笑會讓父親開懷大笑並因而延長遊戲的時間;他也會留意到父親要結束遊戲的指示—「好啦,這次到此為止。」而學會如何從興奮中恢復平靜。 當孩子探索玩伴的世界時,這些技巧就會對他很有用處。和父親這樣狂野地玩鬧,讓他知道情緒激昂時,要如何閱讀其他人的暗示;他知道如何自己去想出好玩的遊戲,對別人的反應不會太安靜、也不至於過度激昂;他知道為了讓遊戲充滿趣味,要如何將情緒保持在一個最理想的狀態。 父親融入孩子生活的最佳方法─參與「家庭工作」 研究顯示,當父親在伴侶懷孕時就參與照顧,有助於建立一連串正面的家庭互動,而能對婚姻、孩子和加強父子關係有所助益。 雖然孩子究竟需要父親何種程度的參與和親近,並不是很容易界定,不過想要讓局面有所改變,父親當然就不能只是偶爾陪孩子打打棒球、到遊樂場或動物園玩玩而已。事實上,父親想要融入孩子生活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參與心理學家羅納.勒凡特所謂的「家庭工作」,亦即孩子每日的餵食、洗澡、穿衣和養育活動。 「藉由執行這些傳統女性的任務,男性才能真正融入家庭,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勒凡特說:「家庭生活不只要供給家庭成員的物質需要,也要滿足這些成員每一天永無終止、變化不定的身心需求。」 對許多男性來說,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並且讓孩子易於接近,就必須要確實改變自己的認知,重新去看待時間觀念和完成實質工作目標的重要性。許多男性的一生已經完全被社會化,相信每天都要過得很有效率,完成一個接一個的目標,不能遊手好閒、拖延進度、留下未完成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男性不太會去照顧別人的感受,而是比較著重於解決問題和完成差事。那些在家裡照顧學前兒童的男性可能會期望自己可以去做別的事—像是修剪草坪、看球賽和繳稅等。假如因為照顧孩子佔掉太多時間、而讓這些期望無法實現時,他們可能會感到沮喪,而且發現自己變得比較缺乏耐心和同理心—而他們並不想變成這樣。 要做個成功的父親,並不是要搞定一切卻不顧孩子;而是要在孩子這二十年所謂的「成長過程」中,接受自己所該扮演的角色—放慢腳步,根據孩子在不同年紀時的需要,花時間和他們做一對一的交流。 為每一個孩子保留專屬的互動時間 當孩子漸漸長大,有了更多家庭以外的活動要參與,父親也可能愈來愈難找到和他們單獨相處的時間。然而,不論孩子長到幾歲,父親和他們的親密交流,都會是深具意義的。因此父親們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日常行程表,讓自己和每一個孩子都有各自固定的獨處時間—這樣的時間可能是父親每週六送子女上音樂課時在車內共度的三十分鐘,或是父親和孩子從事共同嗜好或運動的時光;這些最有意義的對話,也有可能是在家人一起分擔家務,如洗碗、摺衣服或除草時所發生的。 如果你瞭解孩子生活圈裡的人、事、物,包括他們的日常活動,以及他們的朋友、老師和教練的名字,你們的對話就會比較容易展開。父親也要體認到,家庭生活中充滿著無數的機會,可以讓你和孩子親密交流、或是和他們漸行漸遠。你將在許多平凡無奇的時刻裡,決定自己是要靠近孩子、還是遠離他們。 譬如當你想看書時,卻發現自己十幾歲孩子的房間裡傳出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而讓你無法專心;你想要求他把音量調低,而你可以說:「我真不敢相信,你聽的這鬼玩意兒哪叫音樂啊!」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說:「我從來沒聽過這個樂團耶,這是哪個團?」第一種說法是侮辱;而第二種說法則是一種邀請,是一座溝通彼此差異的橋樑,也讓你得以繼續參與孩子的生活。
安琪 (亮亮&騰騰の媽) 發佈一篇 網誌
今天要出門的時候亮亮跑到門口跟我說 亮:[馬麻~我在學校唱歌跳舞的時候都有想到妳..] 我:[是嗎..謝謝你..我出門囉掰掰~] 然後在公車上的時候手機响了.. 還以為是亮公打的.. 一接起來是亮亮的聲音.. 亮:[馬麻~水果奶奶是第幾台????] 我:[今天沒有啦..是你自己打電話的嗎??] 亮:[是..] 我:[好啦..掰掰..] 這孩子昨天拿到一本[小小新鮮人] 亮:[馬麻..上面寫什麼???] 我:[小小新鮮人] 亮:[是說誰???] 我:[你阿..明年你上小學就是小小新鮮人..] 亮:[新鮮???是說我可以吃嗎???] 我:[是啦..是啦..明年就把你切來吃啦....] 第一頁要填基本資料.. 亮:[馬麻..我要塡..] 我:[那個明年再塡啦..不然你去塡你的新聯絡簿的資料..] 於是教亮亮填了家裡以及把拔馬麻的手機號碼.. 沒想到這個孩子居然就自己打手機給我... 要買早餐時又打來一通... 亮:[馬麻..我在小床找到好多發票...] (吼~這樣也要打來..) 我:[把拔起床了嗎???] 亮:[起來了..] 我:[那你問把拔..不要再打給我囉..掰掰] 嗯... 回家要跟亮亮約法三章 不要隨便打手機.. 不然很浪費錢耶!!!! ♂亮亮已經 5 歲 2 個月又14天囉! ♂騰騰已經 2 歲 6 個月又6天囉! ♡♡馬麻2009-06-06紀錄♡♡
每天都很幸福 發佈一篇 網誌
因為喪假還有2天半可以請, 所以今天下午就打算請半天假回去整理從香港回來的行李, 為了怕女兒又跑到辦公室找我而錯過安親班接送的車子, 先跟女兒說, 「下午媽咪請假,不要去辦公室找我,直接坐安親班的車子去,知道嗎?」 「媽咪下午練完瑜珈就帶點心去安親班找妳!!」 結果.......整理行李的同時,連同換季的衣服一起收拾, 因為工程浩大,錯過了練瑜珈的時間, 本來想下午收拾完直接買點心送去給女兒吃的, 可是因為太累,又躺在床上睡著了!!! 所以連點心也沒送,直接在6點多去安親班接她回來............. 本來以為她見到我,會為我的失信小小抱怨一下, 沒想到她看到我很開心的說,「媽咪~我把安親班所有的考卷都拼完了!!」 我嚇一大跳, 女兒因為生病一個星期沒去安親班,加上又快月考了, 安親班準備的考卷有厚厚一大疊耶!!!!她竟然全都寫完了!!! 可見有多拼丫!!! 而且她對我沒來安親班送點心的事,好像完全不放在心上隻字未提....... 只掛心的要用她僅有的100多元要買母親節蛋糕給我~ 真是我最貼心的乖寶貝!!!
小愛媽 發佈一篇 網誌
小愛拔其實不笑時 看起來是一個蠻嚴肅的人 他開玩笑的說:很多同事都會問他 以前是不是有混過? 他都會應同事說:是ㄚ~~我以前都混赤崁樓的~~(台南人啦!) 可以肯定的是我兩個小孩都比較怕爸爸 因為都有被狠狠教訓過~所以都不敢"ㄍㄟ肖"~ 小豪在不到一歲之下 目色就相當好~很怕爸爸出聲音赫止 只要拔拔出聲 馬上就把ㄋㄟㄋㄟ喝完~馬上就閉眼睛睡覺~~ 晚上 睡覺時間又到了 小豪上床之後 又想要下床~ 拔拔就在床邊出聲音說不行~但他又想要~ 於是又這樣想下 又不敢下床的情形下~就卡床邊了 因為害怕所以會哭~還一直用眼神跟我求救~ 但基於教養同調 無法立即出手相救~ 但實在是太可憐了~所以媽媽最後忍不住 還是幫他推上床 最後媽咪還是趁拔拔出去時 讓小豪下床走走(人家...母愛的關係啦) 拔拔看見 想要抱他~ 天蠍座敢愛敢愛的個性就來了~完全不甩老爸 說怎樣就是不給抱~很有個性ㄋㄟ~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小愛小時後也是有這一段喔~ 拔拔的口令還蠻管用的~就像馴獸師般 請按我~10個月的小愛
♪ saba 發佈一篇 網誌
陳安儀 五歲的孩子 (初寫於2005.9,老大五歲。改寫於2008.4,老二即將邁入五歲。) 五歲的孩子,真的是越來越讓人為難。他總要挑戰你的耐性邊緣,越是禁止他做的事,他越要做。 我計算過,一件你要他立即停手的事,比方說:用力踢弟弟、拿危險的工具、亂翻大人書桌上重要的東西、破壞物品……等等,.平均要重複五遍以上,聲量要提高到足讓隔壁棟的鄰居聽到為止,他才會露出一副「真可惜!不能繼續完成」的眼光,悠悠然的放手,而且還擺出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樣。 我知道所有的教養書籍都說:「盡量減少對孩子說『不要…..』的次數。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時,應該說:『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天知道,這些專家學者到底有沒有小孩?我曾經試著使用專家學者的說話法則,嘿嘿!他們連眼白都懶得看妳一下!那麼,好言好語究竟對小小孩的暴力行為有沒有用?在我的經驗裡:NO!如果妳不想讓她用溜冰鍛鍊出來的有力雙腿把弟弟給踢死,那麼,最好的辦法,不是說:「我知道妳是一個好姐姐,妳不會欺侮弟弟。」而是二話不說,立刻把她的腳拉住,然後將她拎起來抬離地面、帶開犯罪現場!否則,老二的生命垂危,可不是專家學者可以救得回來的! 五歲的孩子,口齒伶俐已經到一個程度,當阿姨半開玩笑的罵她:「小孩都是狗!」時,她會立刻回嘴:「那妳將來生的小孩也是狗!」五歲的孩子也知道怎麼樣可以激怒你:伸舌頭、聳肩膀、跺腳、丟東西、踢門、摔玩具。五歲的孩子也很容易跟大人起衝突,當大人試圖糾正她的行為時,她會無禮且大吼大叫的說:「討厭!」、「妳每次都這樣!」「你那麼大聲幹嘛!」「不要就不要嘛!有什麼了不起!」 有好幾次,母女快快樂樂的下樓準備去玩,卻在十分鐘之後中斷。只見一個怒氣衝天的母親,後面跟著一個邊哭邊喊叫的小女孩,完全破壞了好不容易空出時間,準備好好的陪她玩一下午的好興致! 對於孩子不當的行為,我試過罰站、要求道歉、說「我下次不要再打弟弟了」之類的方法。但我卻有一種感覺:當孩子根本不覺得她做錯事的時候,強迫她說「對不起」,有效嗎?就算勉強說出口,也是心不甘情不願、說得一點誠意也沒有!這,到底有用嗎?還是只是給我們大人一個台階下而已? 大部分「慈眉善目」的媽媽,都有一個「面目猙獰」的小孩。所以有時候,為了讓女兒夠維持「溫馨可愛」的形象,我只好嘗試著當個「心狠手辣」的媽媽。 在美國旅遊時,五歲女兒的討人厭行為簡直是到達了頂點!與她比起來,一歲多的弟弟,簡直就像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天使!有一次,白天她對阿媽跟阿姨極為不禮貌,又屢勸不聽的強抱弟弟,結果差一點害弟弟摔下椅子。接著,又把弟弟的臉頰抓破、流血,我實在忍無可忍,拿起「家法」---木柄梳問她:「我要處罰妳!妳自己說要打幾下?」她大概看準媽媽不會真的打人,竟然輕輕鬆鬆、毫無悔意的說:「三下!」於是,我倒拿梳柄,狠狠的在她屁股上的打了三大板!我下手不輕,她幼嫩的屁股很快就淤青了。這一下子,的確是達到懲戒的效果,她痛哭流涕不說,接下來的好幾天,只要我提議要取出板子,她就真的不敢再抱弟弟。 不過,這件事並沒完結。女兒雖然一時屈於「木梳淫威」,但小心眼兒裡卻絲毫不覺得服氣。 她開始提出很多質疑。 「為什麼妳跟阿嬤可以對我這麼兇?」 「為什麼你可以打弟弟、(大人偶爾開玩笑打弟弟的手心或屁股之類的)我就不可以?」 「為什麼妳可以大聲對我說話、我卻不可以對妳大聲說話?」 這些對話,在我答以「因為我跟阿嬤是長輩」、「因為我要管教妳」等的回答後暫告一個段落。不過,事情仍然沒有結束。 有一天,她居然問我: 「媽媽,妳小時後,妳媽媽會不會打你?」 我想也不想的就回答:「我錯事情的時候,會啊!」 沒想到,她竟接著問我:「你媽媽會罰你,所以你也學她罰我嗎?」 我一時語塞!竟被一個五歲的小孩問到說不出話來! 接下來的兩天,這個話題更進一步的進展到: 「媽媽,我不可以打弟弟,那將來我可以打自己的小孩嗎?」 這真是讓我瞠目結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 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問題,讓我深自反省。許久許久,我沒有再打過孩子。 三年過後,風水輪流轉,八歲的女兒,有禮且懂事;相形之下,四歲多的弟弟,就像一個還未進化的小野蠻人,比起姊姊當年之頑劣可惡,有過之而無不及。 帶著兩個小孩時,有時候真的沒辦法像帶一個孩子時,那麼溫婉可人。一急、火氣一來,難免抓起梳子、屁股上一頓狠揍! 我兒子的嘴比姊姊更厲害。 有一次,他在車上欺侮姊姊,我拿起梳子要揍他,他竟邊閃躲、邊抱怨:「妳這個壞媽媽!我就知道,妳根本就是想要把我們通通都打死!」 前兩天,我跟兒子倆早上睡醒了,在床上滾來滾去的玩。他趴在我身上,我就把手伸他的短褲裡去摸他光滑的小屁股!他一邊笑一邊躲:「媽媽,不要摸我!不要摸我!」我還是繼續摸他,覺得很好玩。不料,我兒子突然說了一句:「媽媽,妳不是說,說『不要』就要停止了嗎?我已經說『不要』了,那妳為什麼不停止?」 我赫然一驚,立刻住手!對啊!我們大人經常違反自己訂的規則,難怪孩子也不遵守!比如說,我們在幫小孩穿衣服、洗頭髮、或是挖鼻孔時,有多少次孩子已經說了『不要』,但我們卻不尊重他的懇求,繼續我們的動作?那麼我們又怎能要求孩子聽令我們「不要……」的要求? 於是,我很慎重的對兒子說:「沒錯!只要你說了『不要』,媽媽就會停止!」於是,我們當場試了好幾次,只要一方說「我不要」,另一方就要「停止」的遊戲。從那天起,我非常尊重孩子的「不要」,我發覺,這個方式很有效,因為接下來的幾天,這個「說不要」、「就停止」的法寶,對於解除姊弟倆的糾紛,有相當顯著的效果。 孩子粗暴的舉止其實很多來自大人。我發現,我們經常會一把搶過小孩手裡不該玩的東西,或是對小孩不禮貌。於是,這些行為,完全反映在孩子的舉止上:搶奪弟弟手中的東西、對著弟弟大吼大叫。 所謂「頂嘴」這兩個字,在某些時刻,是有待商榷的。當大人以無理的態度侮辱、挑釁、諷刺、吼叫、威脅孩子的時候,難道要小孩默默承受嗎? 在2005年的美國之旅時,我與妹妹、小姑、婆婆一起去美國,在路上,我兩度為了女兒而向家人發脾氣。我無法忍受家人用不好的語氣對小孩說話:「我要把妳趕下車!」「再吵我就打你!」那次的長程旅行,孩子才五歲,一路上吃飯、睡覺都不定時,還經常要坐很久的車、走很遠的路,我認為她的表現已經夠好了!於是,我變成大家口中的「靠山」,她們認為我應該要讓這麼大的小孩學會「不頂嘴」、「有禮貌」!但我心裡卻暗自嘀咕:「大人們對孩子的禮貌在哪裡呢?」 說也奇怪,在美國那段時間,女兒對住在美國的小姑姑最為言聽計從,從來不與她爭吵。我後來仔細觀察,我發現,那是因為小姑對女兒講話永遠都是和藹可親、客氣有禮的緣故!因此,我更驗證了:「妳用什麼態度對孩子,孩子就用什麼態度對妳」的真理。 所以,當五歲的孩子,開始追著妳問:「媽媽,妳小時後最喜歡吃什麼?妳小時候也會……嗎?」的時候,表示她現在正準備開始為自己的行為模式尋找偶像。身為孩子的第一個偶像,我們怎能不謹言慎行呢!
發佈一篇 網誌
辰語媽作菜時同一天燙傷割傷 包了OK繃後 晚上睡覺時, 辰語摸著辰語媽的手問怎麼了? 辰語媽說 炒菜時弄傷了啊 辰語問 為什麼呢? 為什麼? 辰語媽說 因為媽咪很忙啊, 忙著作菜、煮飯、洗衣服、曬衣服啊 辰語沈默了一下 然後說 “爸爸也會做事,你不在的時候,爸爸會煮水餃給我吃,他說是阿媽教他的” ……………….. (是喔? 乖辰語, 你有聽出媽咪埋怨爸爸沒做家事, 在幫他說話嗎 ?) 辰語晚上要洗澡時 破天荒不要跟辰語媽洗 要跟辰語爸洗 洗好時,辰語媽進去用毛巾包起辰語 辰語爸跟辰語說 “辰語,你最喜歡跟爸爸一起洗澡對不對? 每次你跟爸爸洗澡都好開心喔~” 沒想到辰語卻對著辰語媽說 “因為你手手受傷不能碰水,所以我才跟爸爸洗澡的” 哈哈~ 辰語 你真是好孩子~